河洛网

搜索
查看: 2920|回复: 0

佛教雕塑看其佛教文化的变迁

发表于 2017-8-4 14:43: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广泛的说法是东汉永平十年(67),汉明帝派遣使者至西域广求佛像及经典,并迎请迦叶摩腾、竺法兰等僧至洛阳,在洛阳建立第一座官办寺庙--白马寺,为我国寺院的发祥地;并于此寺完成我国最早传译的佛典《四十二章经》。[15] 主要有汉传、藏传和佛教二大派别。
p2a0nWDYyNcnaDNy.jpg
CWqMMH9ry7ORvH17.jpg
但不同时期的文化又有其不同之处所以佛教雕塑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也呈现不不同的特色。
北魏的佛像造形即是极单纯化的线与面的构成堂堂雄伟的姿态宽大的肩膀粗颈丰满的脸形长而锐利的眼睛端正的鼻梁与鼻翼微笑的厚口唇巨大的耳朵等特色作工的巨大与精巧令人赞叹这些佛像,虽是佛教的轨仪来表现然而衣纹形式或造形感觉可明显见出五胡十六国时代以来的特色--印度犍陀罗与秣菟罗风格。
qPCV4eec25fFl434.jpg
i8pKoN2VtT8s8PNC.jpg
齐周造像北齐北周时代的造像可以山西太原西南的天龙山石窟与河南响堂石窟为代表所谓"天响样式"最显著的特色是像容由瘦身长脸再度变化为圆脸但不及云冈明显。同时受印度笈多王朝以薄衲衣表现肉体的造形影响舍弃了龙门样式上所见的极端无视肉体的形态而表现丰满柔软的感觉衣襞也浅得不让人注意佛身的装饰及宝冠等细部都精细地刻划出来。
SGXdWGn0D8N00uUp.jpg
mCzCm0z44Sj2mzqK.jpg
隋代造像隋代的佛像样式大都是承袭前代齐周的样式由宠门石窟的药方洞、宾阳南洞天龙山第八窟等处可以见出这些雕像的特色是一方面继承齐周样式另一方面在颈部划了三道线条表示法目鼻形态与口唇微妙的曲面构成同时也依照人体本来形态写实观照地加以造形化并且可以看出圆筒状块状为基调的肉体表现宝冠、身上装饰更豪华绚烂。
uIpIIMXZPaoom6ho.jpg
T69vfrWn40z9v66r.jpg
初唐的造像最具代表性的当推龙门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及其胁侍菩萨、罗汉、神王、力士等九巨大尊像。这些佛像充满了无比崇高美且巨大形态均整绳目状头发眉的造形是唐代特有的半月形长而锐利的眼睛充满清纯气韵目光好像朝向下方但上脸是双重的似乎作沉思观想状。鼻造形之端庄嘴唇的微妙起伏洋溢著宇宙支配者的气魄肩的曲线胸腹的厚重造形与衣袖衣襞之美妙流动感柔软的皮肤感都极具生气。胸至腹部的大平行线更显出大佛宽大胸怀。
LV606HTqGCqeHQhc.jpg
M2kI1ORtX14Q4467.jpg
盛唐造像主要有龙门石窟极南洞净士洞、擂鼓台三洞。极南洞本尊具有丰盈的相貌眼和嘴唇使人感受到含有意的纪律的表情其胁侍菩萨更显示著奉先寺造像不同本质的造形倾向苗条细长的躯体显得自由柔软的样子。此时期佛像小品容貌虽充满亲切感但也好像有著可怜的神态佛像失去了至尊的表现似乎开始有了实现现实人体美的意愿。
y6R32uoc36Lb2k6P.jpg
wsOjsO83SreeUm8N.jpg
晚唐造像唐代佛像到了晚期作品骤减,人的理想美标准已从以前均整比例变为极端丰满妖艳。蛊感似的颓废美替代理想美,这种现象除了表现在陶俑外从佛像造形上也可知一班天龙山晚唐就是一个代表性的例子其中佛陀、菩萨像的理想造形已从优美的追求堕入官能的颓废美安置诸尊的窟内已失去了佛教崇高的气氛。
cnFoPO2WQhOHMmsF.jpg
pXAAT0Y5374gYsK8.jpg
宋代是中国传统艺术最成熟灿烂的时代但佛像造形艺术已不复振作。原因大致是佛教已失去了"国教"地位禅宗流行以及一般百姓追求现世利益的即效性加上宋代合理主义的盛行像,像雕塑已有科学写实主义精神的倾向表现如同现实人间的味道。总之佛像所具有的超自然想像力已很稀薄。
up3PPeEGE2tPIAk9.jpg
cbz9HSc9byFY9Y4f.jpg
可以说佛教雕塑雕塑是随着朝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大多数的佛像雕塑都来源于历史生活有关,所以说佛教的历史就是一篇社会变化史
石明石原创
转载请注明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