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网

搜索
河洛网 首页 婚嫁 查看内容

怀庆民俗(人生礼仪)之——婚嫁(四、举行仪式2)

2022-1-23 07:08| 发布者:洛阳小百姓| 查看:808| 评论:0

摘要:除此之外,女方送亲队伍中还有随行的女方各亲戚家担篮的,抬食箩的,俗称“随饭”,以娘家为主。“随饭”,顾名思义,出嫁闺女的“随身饭”。过去闺女出嫁,母亲牵肠挂肚,唯恐闺女一时吃不惯婆家的饭食,于是就为闺

除此之外,女方送亲队伍中还有随行的女方各亲戚家担篮的,抬食箩的,俗称“随饭”,以娘家为主。“随饭”,顾名思义,出嫁闺女的“随身饭”。过去闺女出嫁,母亲牵肠挂肚,唯恐闺女一时吃不惯婆家的饭食,于是就为闺女安排几天饭食,久之成俗。娘家的随饭食箩里内装80个饺子,40个烧饼,两碗米饭,一对圆蒸馍,还有苹果、粉条、菠菜等物。另外还特地准备了两双碗筷。其余主要亲戚的随饭篮内装48个饺子,24个烧饼,另有其他青菜类的东西。娘家随饭随饺子,有的说是捏饺子就是为了捏住亲家母的嘴,免得婚后自己闺女受婆婆数落。

过去,新娘上轿都脚不沾尘(地上铺芦席、帆帐之类东西),大概是怕将娘家的穷气带走。并且以巾蒙首,所蒙之物称为“盖头”。据说是怕新娘中邪着魔,受到侵害。蒙首的纱巾,通常是入洞房后由新郎揭开。现今“蒙盖头”之俗已废,大都还沿袭脚不沾尘之俗,在新娘上下轿(车)时,于地上铺以芦席、帆帐、地毯之类的东西。

新娘面向哪个方位上、下轿(车),也是有讲究的,根据新娘的属相预先已请人看好。如上轿(车)面西南,下轿面西北,此俗至今仍沿。

一切齐备,先鸣炮三声,然后千头鞭炮齐鸣,礼乐齐奏,而后启程。过去结婚办喜事,一般都要请来响器班助兴,吹奏欢快的喜庆音乐,营造热烈、祥和的气氛。响器班还要随着新郎吹吹打打去迎娶新娘。后来随着录放机、摄像机、模拟音响的出现,现在结婚办喜事已不再请响器班了。

迎亲队伍前呼后拥,浩浩荡荡。逢村过镇,礼乐高奏。不时还会遇到人们的阻拦,所拦无非是想听听民乐演奏,看看新娘的容貌及衣着打扮,凑凑热闹而已。有时途中会迎头碰上另支迎亲人马,在当地人的怂恿下,两家乐班还会来个乐奏竞赛,双方互不相让,赌气争胜,比比看谁家能赢得更多喝彩。

按旧俗,娶亲队伍不能走回头路,即东来西走,不走重道,这是自古流传下来的一个婚嫁传统。而走回头路是传统婚礼上的一大忌讳,因为走回头路暗含夫妻没有一心一意一条大道向前走,婚姻难长久,故民间有“轿走回头路,夫妻不到头”之说。而另一种说法,据说是源于元明戏曲和小说《桃花女破法嫁周公》,桃花女为防周公在婚娶回来的路上暗设陷阱,免于被加害,故意绕道而行,不走回头路,后被民间所效仿。所以娶亲路线怎么走,事先早已精心安排好了。

按旧习,新娘最好在上午12时之前娶到家。新娘到家,男家婚礼执事人马上将女方先行的“担篮的”及男女送客迎进去。新娘此时还不下轿(马、车),等候男家付礼,受礼者是把轿(车)门的、掌箱、柜钥匙的。人数无定,款数多少不等。等受礼者要求满足,新娘才下轿(马、车)。

过去有的家庭依旧习还专门请人来燎花轿。即点燃草把,绕着花轿转圈,一是为了驱邪,二是昭示将来生活会红红火火。燎花轿者还要吟唱燎花轿歌:

看见大门贴红对,

这家必定娶媳妇。

娶媳妇,放鞭炮,

围住花轿看热闹。

既有男,也有女,

既有老,也有少。

里三层,外三道,

新媳妇怎么下花轿。

主家邀我来燎花轿,

手握草把点着了。

正三圈,倒三道,

紧跑慢跑燎花轿。

叫你退后不退后,

烧着你的花棉裤。

叫你快跑不快跑,

烧着你的花棉袄。

燎过花轿放鞭炮,

新媳妇高高兴兴下花轿。

燎过花轿,燃放鞭炮。婆母或嫂趁新娘下轿之时抓大米撒在新娘头上,同时口中念道:“一撒金,二撒银,三撒财富满家门。”据说撒大米,当年就能遇大喜。新娘经铺地草席或帆帐、红毡进门,以象征传宗接代之喜兆。


怀庆民俗(人生礼仪)之——婚嫁(四、举行仪式2)

本站声明:以上内容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或失实,请联系我们删除!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