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网

搜索
河洛网 首页 亲子 查看内容

疫情防控最受关注,“双减”减轻育儿压力

2022-1-10 11:39| 发布者:pqabctuf| 查看:703| 评论:0

摘要:扫码阅读完整报告公共生活篇2021年已经过去。这一年,在全球经济普遍低迷的大背景下,中国社会稳步前行,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大事喜事不断,既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丰硕成果,又有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宏伟蓝图;既
疫情防控最受关注,“双减”减轻育儿压力
疫情防控最受关注,“双减”减轻育儿压力
疫情防控最受关注,“双减”减轻育儿压力

扫码阅读完整报告

公共生活篇

2021年已经过去。这一年,在全球经济普遍低迷的大背景下,中国社会稳步前行,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大事喜事不断,既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丰硕成果,又有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宏伟蓝图;既有全面放开三孩生育的人口战略,又有学生全面减负的具体措施……国家大政方针、重大事件、政策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改变着每个人,也影响和改变着公共生活。

回望2021,哪些重大事件最受公众关注?哪些政策措施影响或改变了公众的日常生活?公众的生活和心态经历了哪些变化?公众消费情况、消费方式又有什么变化?南都民调中心在此前连续5年组织公众生活感知度调查基础上,于2021年12月中下旬发起年度生活大调查,并推出系列年终盘点调查报告。此篇为第一篇——《公众公共生活感知度报告》,用1316份调查样本,解读这一年来公众对国家大政方针、重大事件、政策措施、社会治理等公共生活领域的感知与评价,以期呈现公众在这一年的参与感与获得感。

国家大事: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受瞩目

2021年,公众关注的国家大政方针和重大事件有哪些?本次调查中,55.47%表示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占比最高;“建党百年”紧随其后,占52.43%;44.53%选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40.88%选择“扎实推动共同富裕”;37.23%选择“十九届六中全会”;37.08%选择“‘三孩’政策出台”;32.37%选择“民法典正式施行”。

在社会治理措施与公共政策方面,新冠疫情防控是最受关注的公共话题,74.47%的受访者表示关注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54.56%关注“双减”政策出台;38.45%关注网信办“清朗”专项行动;36.63%关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化;31.31%关注住建部整治房地产市场秩序;30.24%关注最严游戏防沉迷规定出台;28.27%关注反诈力度升级,反诈中心APP推出;27.51%关注婚俗改革试点;25.53%关注网站、APP无障碍/适老化改造。

疫情防控:

八成半受访者更注意卫生防护

2021年,公众关注了哪些疫情防控措施,相关措施又给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各项新冠疫情防控措施中,疫苗接种(97.34%)和健康码(86.50%)最受关注;由于国内部分地区曾出现本土病例,也有74.85%的受访者表示会关注疫情风险区的划分情况;此外,58.90%表示关注公共场所人流限制要求;54.19%关注跨市、跨省出行限制;43.56%关注经营场所营业限制。

在过去一年的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中,86.91%的受访者表示比以往更注意个人卫生防护;78.53%表示会积极、主动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75.46%会更注意保持个人社交距离;67.08%会时常留意个人健康码状态;64.21%减少了外出就餐、购物次数;43.56%取消了旅行、出差等计划;还有23.93%表示延迟了婚礼、聚会等计划。

“双减”政策:

超七成受访家长育儿压力减轻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随后,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明确要求加强“双减”督导工作,并将其列为2021年教育督导工作的“一号工程”。

回顾“双减”这半年,各项具体政策的出台给各位家长带来了哪些影响?本次调查中,57.22%的受访家长表示孩子作业量减少,有更多时间陪伴孩子成长;50.00%表示校内课后托管全覆盖,不用再赶时间接送;45.36%表示孩子作业时间减少,需要重新安排课余活动;38.66%表示学科类培训停办,节省了培训费用;不过也有30.41%表示学科类培训停办,找不到合适机构继续补习;还有33.51%表示家校沟通需进一步加强。

整体来看,40.21%的受访家长认为“双减”政策显著减轻了自己的育儿压力,32.47%认为压力略有减轻,13.40%认为没有变化,只有9.28%认为压力不减反增,另有4.64%表示说不清。

网络生态整治:

“饭圈”乱象已有所减少

在互联网上,针对网络空间生态的整治和改革也在展开。2021年,中央网信办先后开展“清朗·‘饭圈’乱象整治”“清朗·打击流量造假、黑公关、网络水军”等系列专项行动,清理各类有害信息,打击人肉搜索、侵犯隐私等行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关注“清朗”行动的受访者中,高达78.17%表示感觉网上交流氛围经常被“饭圈”的不良行为影响。所幸的是,经过“清朗”行动治理,34.13%的受访者认为“饭圈”的互撕谩骂、刷量控评等行为明显减少,34.92%认为略有减少,12.70%认为没有变化,但也有9.92%认为不减反增,8.33%表示说不清。

整体而言,33.73%的受访者认为近期互联网交流环境明显改善,38.10%认为略有改善,13.10%认为没有变化,还有8.73%认为有所恶化,6.35%表示说不清。

隐私保护:

个人信息滥用问题有改善

随着《数据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先后正式施行、国家网信办对部分互联网企业实施网络安全审查,互联网隐私保护话题屡次成为公众关注热点。

本次调查中,也有21.88%的受访者对互联网隐私保护监管相关政策表示关注。具体到不同方面,81.82%的受访者表示关心APP违规采集个人信息行为的整治;81.12%表示关注贩卖个人信息等互联网黑灰产治理;77.62%关注网站、APP滥用个人信息的防范;75.52%关注指纹、人脸等个人生物信息保护;50.35%关注国内互联网数据出境监管。

同时,调查结果显示,31.47%的受访者认为这一年里网站、APP滥采/滥用个人信息的现象明显减少,29.37%认为略有减少,16.78%认为没有变化,也有16.08%认为有所增加,6.29%表示说不清。可以看出,职能部门开展的专项整治行动已有一定成效。

全民反诈:

收到诈骗信息频率下降

2021年,“国家反诈中心”APP正式上线,各色反诈宣传接踵而至,成为公众讨论热点之一。本次调查中,91.35%的受访者表示曾看到反诈相关宣传。28.11%的受访者认为2021年收到诈骗信息的频率明显下降,40%认为略有下降,15.68%认为没有变化,2.70%认为不降反升,13.51%表示说不清。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调查中,仍有22.16%的受访者表示这一年里常接到诈骗电话或信息,43.24%偶尔会接到,25.41%较少接到,仅9.19%表示未接到过诈骗信息。同时,随着受访者年龄段的上升,表示常接到诈骗信息的比例也在提升。防诈反诈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2022公众期许:

希望加强医疗交通等领域治理

2022年,受访者希望职能部门在哪些领域加强治理?64.13%的受访者选择了公共医疗领域,占比最高;紧随其后的是公共交通领域,占50.15%;49.39%选择了劳动保障领域;49.09%选择了公共教育领域;48.63%选择了社会治安领域;42.55%选择了政务服务领域;40.73%选择了公共卫生领域;40.12%选择了生态环境领域;35.56%选择了房地产领域;30.55%选择了文化娱乐领域;21.58%选择了互联网行业。

B03-05版

社会调查与公共舆情研究课题

项目出品:南都民调中心

项目监制:谢斌 张纯

项目执行:南都研究员 李伟锋 文轶然 谢小清 麦洁莹 沈红媛 涂长芳 实习生 陈子颖 温依庭 向子欣 杜美玉 翁婉婷

支持平台:南方都市报微信公众号

本站声明:以上内容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或失实,请联系我们删除!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