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网

搜索
查看: 2452|回复: 0

历史上的“中印之战”一:他以一人之力灭了印度却名不见经传,风头疑因被唐 ...

发表于 2017-8-1 19:5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今,印度非法越界,双方对峙也有一月有余,中印是否“终有一战”,也引发国际广泛猜想。
其实,历史上的“中印之战”,也都是以印度惨败而告终。今天小编给大家讲述的是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典故,他就是以"一人之力而灭一国”的大唐使节王玄策,官职相当于现在所称的“外交官”。
vvTh140w6mwWPmhl.jpg
王玄策是唐朝的官员,河南洛阳人。公元647年,即贞观二十一年,太宗皇帝派王玄策出使天竺(印度)国。作为正使的王玄侧,此次奉命赶赴天竺,其实使命有三:一是访问国王西拉迪提亚;二是拜会吐蕃王松赞干布;三是看望文成公主。
与王玄策一同前往的还有一名副使蒋师仁,二人历尽千辛万苦来到印度,发现国王西拉迪提亚已经“驾崩”了。7世纪的印度,也正处在分裂和混乱当中,有点像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老国王的去世,印度国内一片混乱,大臣阿尔裘那趁机篡夺了王位。
htwwUY04FJKl4Dwp.jpg
阿尔裘那夺取政权后,立即启动了大清洗模式,对前朝的王族进行杀戮。因王玄策等大唐使者是前来访问老国王的原因,不幸也被列为追杀对象。一日,新王派了2000人马半路伏击王玄策一行,王玄策被擒遭扣押,后在副使蒋师仁的协助下,安然脱困。于是二人离开印度后,策马北上,一路来到尼泊尔。
在此,小编要多说两句。尼泊尔国和大唐王朝之间,是有一丝渊源相牵的,牵线的就是松赞干布。松赞干布当时分别迎娶了尼泊尔的尺尊公主和大唐帝国的文成公主,从这层关系来看,二人投奔尼泊尔还是比较明智的。
NnVXxJ4Bs7S4NBn8.jpg
到了尼泊尔,王玄策以吐蕃王松赞干布的名义,向尼泊尔借得7000骑兵,加上松赞干布派来了1200名精锐骑兵,王玄策集结近万人马,直扑印度。
公元648年,王玄策率领这支域外之兵,在北印度茶博和罗城外,用"火牛阵"一仗击溃印度数万象军,阿尔裘那被俘。之后,王玄策押着阿尔裘那回国,觐见唐玄宗。
DS8ys8O33VVVNY8v.jpg
这段以“一人之力而灭一国”的历史十分精彩,也十分解气。一介文官带领一支域外之兵灭了一国,即使是在世界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那么,为什么这么一个伟大的胜利,而没有被大书特书呢?
历史学家认为有三个原因:一是王玄策本人名气不大、地位不高,在作为外交官出使印度之前,只不多是一名融州黄水县令,人微自然言轻;二是虽说王玄策灭了印度,但不是奉皇命出征,师出无名,所以不受史官的待见;三是王玄策的风头可谓是大大的,但不要忘记,他灭的国家却是太宗派玄奘出使寻求真经的地方,皇室高规格接待了归来的玄奘,哪能再给灭了印度国的王玄策以风光待之?
YSc3F0WpCahFcp0f.jpg
所以,说他的风头被唐僧掩盖了,也不无道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