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网

搜索
河洛网 首页 历史 查看内容

康奈尔大学的著名教授,上课基本靠念稿,但备受学生欢迎座无虚席

2019-5-30 06:36| 发布者:博客王子| 查看:1289| 评论:0

摘要:文|小庄1947年,康奈尔大学迎来了一位讲俄罗斯文学和欧洲文学的教授,这名年近50的男子相貌平常,眼中却颇有几分傲慢。因为不善言辞,他的课堂授课基本依赖讲稿完成,差不多就是对着念的意思,幸好这门课在学生中口

文|小庄

1947年,康奈尔大学迎来了一位讲俄罗斯文学和欧洲文学的教授,这名年近50的男子相貌平常,眼中却颇有几分傲慢。因为不善言辞,他的课堂授课基本依赖讲稿完成,差不多就是对着念的意思,幸好这门课在学生中口碑却颇为不错,常常座无虚席。显然,此前7年卫斯理学院的教学生涯已经给他奠定了一些名气,很多学生早就了解到:他姓纳博科夫,是一名俄罗斯流亡贵族,文学品味极其刁钻,对大作家们的点评犀利透彻,常常能提供惊人视角,而且十分毒舌,所以很想来一探究竟。

康奈尔大学的著名教授,上课基本靠念稿,但备受学生欢迎座无虚席

手持蝴蝶标本的少年纳博科夫

1899年4月22日出生于圣彼得堡的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父亲是一名自由派记者和政治家,母亲是一名富有的继承人,和几个弟弟妹妹一起,他们从小就接受精英教育,用英、法、俄三门语言沟通,此外音乐体育自然博学一样不落。弗拉基米尔天资极其聪慧,据他一个中学同学奥列格·沃尔科夫在一本回忆录中写道:“网球,他把我们都打败了,象棋也是。无论他干什么,人们都为他的天赋感到惊讶。”

俄国十月革命之后,这个贵族家庭就开始了政治流亡,一度跑到英国,弗拉基米尔在剑桥的三一学院短暂修过动物学,同时进修斯拉夫语和拉丁语。1922年,他随家人去往柏林,以诗人和作家的身份混迹当地流行社团,常用的笔名是弗·西林。虽然在那个城市一直住了15年,不过一直对它没什么好感,期间他最持之以恒的娱乐项目就是下国际象棋,经常晚上在家里或去朋友处下棋,偶尔还参加比赛。他自认是一个“棋力相当强的选手”,尽管不是德国人所说的“特技象棋大师”那种,但在俱乐部水平上已经遥遥领先。这段生活,都被他写进了《天赋》中,主人公费奥多尔·戈杜诺夫—车尔登采夫也是一名诗人兼象棋排局高手,这部半自传小说也是他以俄文写的最后一部长篇,被认为是他对旧世界的告别。1926年4月21日,在一家叫作Equitable的咖啡馆里,纳博科夫甚至和别人一起,在一场车轮大战中差点赢了超现实主义象棋理论的开山鼻祖阿隆·尼姆佐维奇(Aron Nimzowitsch),据说当时纳博科夫已经有很大胜算,却被旁边一个人神差鬼使挪了他一步棋给坑了。纳博科夫柏林期间出版的第三本小说叫作《防守》(1930),讲的是一个叫作卢仁的象棋天才,最后因对手瓦解了他的防守而自杀。

康奈尔大学的著名教授,上课基本靠念稿,但备受学生欢迎座无虚席

青年时期的纳博科夫(右)与妻子薇拉

除了喜欢对弈,纳博科夫还喜欢写象棋评论和设计棋题,发表在柏林的《Rul'》和巴黎的《Poslednie Novosti》等刊物上。1951年出版、1963年重新修订的回忆录《说吧,记忆》中,他写道:“在我二十年的流亡生涯中,我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了编制棋题上。在棋盘上精心设计一种阵式,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规定的几步之内把黑棋将死,一般是两三步。这是种美丽、复杂、呆板的艺术……大多数下象棋的人,业余棋手和大师都一样……尽管他们会欣赏一个难对付的问题,要他们编制一个棋题却会完全被难住。”象棋问题像所有他为之着迷的形式那样,充满着智力的趣味和美感。“要求设局者具备一切有价值的艺术所具有的品质:原创性、创造性、简洁、和谐、复杂和绝妙的不真诚。”(1971《诗歌与问题》)

西班牙裔语言学家Carlos Alberto Colodro认为,国际象棋和纳博科夫的其他专长一样,是作为一种媒介来表达他高度的风格野心的。这种风格野心,呈现为一种智力游戏般的编织和设计,标志着创造者不可捉摸的高超技巧,出现在他的著作中,比如“带着不合理的魔幻色彩的文学侦探小说”《塞巴斯蒂安·奈特的真实生活》,以及被女作家玛丽·麦卡锡认为是“一场地狱般的布局,一个捕捉评论家的陷阱”的《微暗的火》,都可见其端倪。

本站声明:以上内容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或失实,请联系我们删除!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