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网

搜索
河洛网 首页 旅游 查看内容

关老爷首级归葬处——洛阳关林

2019-2-11 15:35| 发布者:半支香烟| 查看:1191| 评论:9

摘要: 洛阳是这次河南之旅的第一站,“关林”是第一站的第一站。因为晚上要赶到郑州住宿,所以下了火车首先将大背包寄存在了火车站。当天洛阳的气温超过35度,站在公交车候车廊的阴凉里依然感到热浪袭人。火车站站前广场上就有直达关林的公交车,全程差不多有15公里,票价只有1元,相当的亲民。 洛阳关林是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在原汉代关帝庙的基础上拓展而成,清乾隆时又加以扩建,现存建筑多为明代遗构,与山西运城“关
关老爷首级归葬处——洛阳关林

洛阳是这次河南之旅的第一站,“关林”是第一站的第一站。因为晚上要赶到郑州住宿,所以下了火车首先将大背包寄存在了火车站。当天洛阳的气温超过35度,站在公交车候车廊的阴凉里依然感到热浪袭人。火车站站前广场上就有直达关林的公交车,全程差不多有15公里,票价只有1元,相当的亲民。

洛阳关林是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在原汉代关帝庙的基础上拓展而成,清乾隆时又加以扩建,现存建筑多为明代遗构,与山西运城“关庙”、湖北当阳“关陵”并称中国三大关帝庙。

关林的建筑采用宫殿式布局,自南向北为戏台、大门、仪门、甬道、拜殿、大殿、二殿、三殿、石牌坊、林碑亭、和关墓。

关老爷首级归葬处——洛阳关林

戏台又称舞楼,建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坐南朝北,位于大门外的广场上。因二层檐下悬“千秋鉴”匾额,故又称“千秋鉴楼”。

关老爷首级归葬处——洛阳关林

“千秋鉴”匾额由洛阳籍著名书法家、企业家赵青山书写。戏台平面呈“凸”字形,前半部舞台部分为重檐歇山顶亭式结构,后半部后台部分为硬山顶样式。此戏台设计巧妙,非常实用,全国少见。

关老爷首级归葬处——洛阳关林

关林大门面阔五间,两侧为八字墙,与戏台同年营造。明间所开大门上有九九八十一颗金色门钉,这是封建时代最高品级大门的标志。

关老爷首级归葬处——洛阳关林

关老爷首级归葬处——洛阳关林

八字墙东书“忠、义”、西书“仁、勇”,概括了关羽忠君、义友、仁爱、勇武的一生。大门前的一对儿石狮,为明代旧物,据说是洛阳一带现存明代汉白玉石狮中最大的一对儿。

关老爷首级归葬处——洛阳关林

关老爷首级归葬处——洛阳关林

沿八字墙分别向东、向西五六十米,各有一座建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的四柱三门冲天石牌坊,东牌坊坊额为“博厚高明”,西牌坊坊额为“刚健中正”,均是给予关公的溢美之词。

关老爷首级归葬处——洛阳关林

仪门同样为五开间,原为明代关帝庙的大门,建于万历年间,是当时文官到此下轿、武官到此下马的地方,清代改称仪门。

关老爷首级归葬处——洛阳关林

檐下匾额“关林”为明末清初书画法家王铎所书。王铎为河南孟津人,曾官至礼部尚书、加太子少保,其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有“南董北王”之称。

关老爷首级归葬处——洛阳关林

门联“先师圣矣文心凭地载,汉寿神哉武德与天齐”为今人张福有所撰,把关公与孔子相提并论,给予关羽无以复加的高度评价。

关老爷首级归葬处——洛阳关林

门殿内的“威扬六合”匾额,是慈禧太后的御笔。慈禧太后在中国历史上口碑不佳,但客观地讲,其汉字书法还是有一定功底的,至少是中规中矩。

关老爷首级归葬处——洛阳关林

关老爷首级归葬处——洛阳关林

仪门前的一对儿铁狮,为明代的关公崇拜者们聚资所铸,其铸工虽然一般,但400多年的历史已让其弥足珍贵。

关老爷首级归葬处——洛阳关林

关老爷首级归葬处——洛阳关林

在仪门和大门之间的庭院东、西各建有一座六角攒尖顶小亭,分别“供奉”着关羽的两件宝贝,东亭内为“赤兔马”,西亭内为“青龙偃月刀”。

关老爷首级归葬处——洛阳关林

东亭北有一座造型古朴的石质照壁,上镌由原洛阳大学副校长、辞赋家谭杰撰写、书法家赵青山书写的草书《关公赋》。

关老爷首级归葬处——洛阳关林

穿过仪门,是一条长35米宽4米的石铺甬道。甬道两侧护栏36个望柱上雕有104个栩栩如生、姿态各异的石狮,与以石狮闻名的北京卢沟桥有几分相似,故被称为“洛阳小卢沟”。据关林内古碑记载,现存的甬道,重修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由在洛商贾捐资修建。这条精心打造的甬道是皇帝或朝廷遣官致祭时的专用步道,因此也称“石狮御道”。

关老爷首级归葬处——洛阳关林

关老爷首级归葬处——洛阳关林

甬道两侧古木参天、碑石林立。

关老爷首级归葬处——洛阳关林

甬道北端东、西各有一个硕大的砖砌焚香炉,均建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

关老爷首级归葬处——洛阳关林

两个焚香炉近旁各有一株树龄已达数百年的古柏,东边一株因根部裸露生长,形似凤尾,故名“凤尾柏”,是信众为女儿祈福的地方;

关老爷首级归葬处——洛阳关林

关老爷首级归葬处——洛阳关林

西边一株在树干顶部自然形成了龙头状虬枝,故称“龙头柏”,是善男信女们为夫、为子求官运、祈前程的去处。

关老爷首级归葬处——洛阳关林

关老爷首级归葬处——洛阳关林

关林的钟楼和鼓楼为两层重檐歇山顶,在设计上与围墙融为一体,既承晨钟暮鼓之责,又有望楼之用。所有关于洛阳关林介绍的资料都把拜殿和大殿称作连为一体的两座建筑,但如果从一个比较高远的视角看,拜殿更像是大殿的抱厦。拜殿和大殿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后代屡有修缮。

关老爷首级归葬处——洛阳关林

拜殿为硬山顶五开间,是每年春秋大祭时文武百官参拜之所。

关老爷首级归葬处——洛阳关林

关老爷首级归葬处——洛阳关林

关老爷首级归葬处——洛阳关林

殿中梁枋上悬有十数块为关羽歌功颂德的匾额,其密度只有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浙江杭州岳庙忠烈祠与之可有一比。

关老爷首级归葬处——洛阳关林

这其中,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帝御书的“声灵于铄”匾和“翌汉表神功龙门并峻,扶纲伸浩气伊水同流”联自然是最具分量。

关老爷首级归葬处——洛阳关林

大殿又称平安殿、启圣殿,面阔七间,单檐庑殿顶,是关林的主体建筑。

关老爷首级归葬处——洛阳关林

大殿正门门楣上高悬的“气壮嵩高”匾额是关林内又一块由慈禧太后题写的匾额。慈禧太后题写这块匾额的时间是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九月,是其和光绪帝“西幸避祸”后返回北京途中在洛阳关林留下的墨宝。逃亡中的慈禧太后的心情估计不会太好,其以糟糕的心情到访关林,想必一定有“国难思良将”的惆怅。

关老爷首级归葬处——洛阳关林

关老爷首级归葬处——洛阳关林

殿内供奉有面部贴金、头戴十二冕旒、身着龙袍、手持七星笏版的关公坐像,完全是帝王气派;

关老爷首级归葬处——洛阳关林

关老爷首级归葬处——洛阳关林

关平、周仓、王甫、廖化侍立两侧。关平作为义子、周仓作为护卫享有配享之荣比较好理解,那么王甫和廖化又是因何德何能也享有如此殊荣呢?

关老爷首级归葬处——洛阳关林

《三国演义》中有王甫得知关羽被杀拒绝向东吴投降大叫坠城而亡的描述,这应该是其得以配享关帝庙的重要原因。但正史记载王甫亡故于蜀章武二年(222年),而关羽被杀是在东汉建安二十五年(220)年,两者之间显然没有直接的关系。

关老爷首级归葬处——洛阳关林

查找廖化得以配享的原因则更加让人难以理解,因为廖化除曾任关羽主簿外,与关羽并没有特别的关连。

关老爷首级归葬处——洛阳关林

关老爷首级归葬处——洛阳关林

殿内东、西两壁绘有两幅壁画,东面一幅为“关圣帝出巡降福图”,西边一幅为“武圣人降魔回宫图”。

关老爷首级归葬处——洛阳关林

关老爷首级归葬处——洛阳关林

二殿为五开间,又称“财神殿”,与大殿一样也是最高等级的庑殿顶,现存建筑建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是关林建筑中始建年代最早的殿宇之一;

关老爷首级归葬处——洛阳关林

门楣上悬挂的“光昭日月”匾额,为光绪帝御题,题写时间也是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九月。

关老爷首级归葬处——洛阳关林

殿中供奉有关公彩色塑像,左右分别是手棒大印的关平和手持大刀的周仓。

关老爷首级归葬处——洛阳关林

二殿东、西各有一座三开间硬山顶配殿,东称“娘娘殿”,是奉祀关羽夫人胡氏及一对儿儿女的殿堂。

关老爷首级归葬处——洛阳关林

关于关羽的婚姻状况,《三国志》《后汉书》和《三国演义》都语焉不详,更不用说关夫人姓甚名谁。但在成书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的说唱词话《花关索传》中,关羽则是有妻子的,名叫胡金定。而这一说法竟然还找到了旁证。钱静方在《小说丛考》一书中记载,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解州(今山西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太守王朱旦组织人维修古井的时候,偶然发现了刻有关羽上两代人情况的墓碑,其中也简略提到关羽的家庭状况。王朱旦根据这些资料,写下了《关侯祖墓碑记》。在这篇文章中,提到了关羽的妻子为“胡氏”。

关老爷首级归葬处——洛阳关林

西称“五虎殿”,供奉的是以关羽为首的“五虎上将”。

关老爷首级归葬处——洛阳关林

关老爷首级归葬处——洛阳关林

关老爷首级归葬处——洛阳关林

殿内,关羽居中,张飞、马超居左,赵云、黄忠居右。关羽披的那件绿袍不仅看不出是袍子,更像是一床被面,而且面料的图案里还出现了“囍”字,不知喜从何来。

关老爷首级归葬处——洛阳关林

三殿是寝殿,又称春秋殿,为硬山顶,面阔五间,现存建筑建于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

关老爷首级归葬处——洛阳关林

殿内正面塑关公手持《春秋》坐像,取关公夜读《春秋》之典。

关老爷首级归葬处——洛阳关林

东侧有关公睡像,铺、盖、枕均为明黄色,显示了关公的帝王待遇。

关老爷首级归葬处——洛阳关林

殿前有一株三叉古柏,暗合桃园结义的刘、关、张,因此被称为“结义柏”。

关老爷首级归葬处——洛阳关林

三殿之后,即是墓园部分。

关老爷首级归葬处——洛阳关林

第一座牌坊为四柱三门冲天式,建于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坊额“汉寿亭候墓”由当时督办建设关羽墓园的钦差太监胡滨书写。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太监在明代,特别是在万历年间,其地位是非同小可的高,否则一阉人怎敢在关公墓园这样的教化之地舞文弄墨?坊联“盖世英雄皈圣域,终天仇恨绕神丘”在1400多年后依然充满复仇心理,估计撰联者一定是位关公的铁杆粉丝。在网上检索有关资料,只查到该联由汪丙中在明崇祯六年(1633年)题书,而关于汪丙中个人的情况,除知道其是河南新安(今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人之外,其它遍查无果。

关老爷首级归葬处——洛阳关林

第二座牌坊比较小,只有两柱,亦为冲天式,建于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坊额“中央宛在”由三韩弟子高镐题写。两座牌坊的八根立柱上刻有不同时期的对联九副,篆、隶、楷、行、草五体皆备,可谓是蔚为壮观。

关老爷首级归葬处——洛阳关林

牌坊后,是建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的八角歇山顶封敕碑亭。

关老爷首级归葬处——洛阳关林

亭中石碑初立于清康熙五年(1666年),碑阳文字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林”,是历代帝王对关羽的最高封号,洛阳关林也就此得名。至此,洛阳关林与曲阜孔林齐名。现在的碑文“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林”为清道光八年(1828年)磨石重刻。到清光绪五年(1879年)加谥“宣德”为止,清朝八个皇帝(没有雍正帝和宣统帝)给关公加封的谥号达26字,实在是登峰造极、超群绝伦。碑阴刻有康熙五年(1666年)董笃行撰写的《关圣帝君行实封号碑记》。董笃行,河南洛阳人,顺治丙戌进士,曾官至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关老爷首级归葬处——洛阳关林

碑亭后面被青砖墙围住的圆丘即是“关冢”,也就是埋葬关羽首级的地方。对“关冢”的称谓在1700多年间几经变化,汉代称“关侯冢”,宋代称“关王冢”,明代称“关帝陵”,清代始称“关林”。据《三国志·武帝纪》记载,孙权在擒杀关羽后,为嫁祸于曹操,派人将关羽的首级送至洛阳。曹操识破了孙权的诡计,奏请汉献帝追封关羽为荆州王,刻沉香木为躯,以王侯之礼将关羽厚葬在洛阳城南十五里,就是现在关林这个地方。至此,也就有了关羽“头枕洛阳,身卧当阳,魂归故里”的说法。

关老爷首级归葬处——洛阳关林

关老爷首级归葬处——洛阳关林

关冢南墙有清康熙年间修筑的石墓门,门额为“锺灵处”,两侧有对联一副“神游上宛乘仙鹤,骨在天中隐睡龙”。

关老爷首级归葬处——洛阳关林

关老爷首级归葬处——洛阳关林

围绕关冢放置有多尊石兽,造型古朴,神态生动,不知道是当年旧物,还是今人仿古新作。

祭拜关林不是为了求财,而是企望忠、义、仁、勇的关公庇佑我中华成功完成民族复兴的大业,永远不再遭受四夷的欺辱!

本站声明:以上内容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或失实,请联系我们删除!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